首页 > 最新动态 > 关注 | 慈云非遗创意空间入选省级非遗创意空间
最新动态
关注 | 慈云非遗创意空间入选省级非遗创意空间
2024-12-1321

近日,江苏省为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,加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与管理,夯实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责任,根据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》有关规定,经基层推荐、专家论证、社会公示、会议审议等程序,确定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419个,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荣登这份榜单。

同时,江苏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》,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经推荐申报,综合评估,拟确定苏州慈云蚕丝创意空间等24个空间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空间,并进行了公示。

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,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丝绵制作技艺(吴江蚕丝被制作技艺)”的保护单位。公司集桑蚕种养、产、研、销为一体,拥有剥绵、裁剪、缝纫、拉绵、绗缝等多个生产车间。同时,苏州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以“非遗传承”为使命,通过企业内的传帮带,13名员工掌握该项技艺,保证了技艺的完整传承。
丝绵制作技艺历史悠久,曾在太湖沿岸的蚕桑产区广泛流布,明清繁荣发展,近代技艺流程、标准进一步完善。旧时,在缫丝季节过后或农闲时间,乡民水煮下脚茧,溶去丝胶,然后剥茧去蛹,清除杂质,扯成薄膜,反复漂洗、疏松后绷于竹棚之上自然晾晒,层层叠加至一定厚度后,取下晾干,成为绵兜。绵兜在翻扯拉伸后,即可制成丝绵被。制作过程凸显了苏州细腻、精致、柔韧的文化特色。

慈云蚕丝创意空间空间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绵制作技艺成立。空间占地11000多平方米,融合传统手工与现代设备。设计上创新融合苏绣与蚕丝被技艺,推出非遗刺绣被等作品。市场推广上重点打造非遗创意直播间,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播推广与产品的销售提升。慈云还积极参与各类非遗展会、市集,并走向世界舞台,展现非遗魅力。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