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关注 | 慈云蚕丝非遗工坊入选江苏省级非遗工坊
最新动态
关注 | 慈云蚕丝非遗工坊入选江苏省级非遗工坊
2025-06-115

近日,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《关于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入选名单的公示》,苏州慈云蚕丝非遗工坊成功上榜。 

图片
图片

慈云蚕丝非遗工坊简介

慈云蚕丝非遗工坊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三扇村,依托江苏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丝制作技艺(吴江蚕丝被制作技艺)成立,集蚕丝制品产、研、销为一体,拥有剥绵、裁剪、缝纫、拉绵、绗缝、检验等多个生产车间,配备传统手工剥绵需用的大小竹绷、绵针、晾晒架、长凳、拉绵桌等工具,还拥有50多台(套)自动绗缝机、电脑绣花机、电脑缝纫机等现代专业生产设备,充分引入现代技术助力非遗产品打造,提高生产效率,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,年产20万床(套)蚕丝被及高档丝绸家纺产品。

图片

工坊拥有10000多平方米生产基地,专业化生产非遗蚕丝被和丝绸家纺产品,满足全国市场需要。还拥有1000多平方米专门用于技能培训、研学和展示的蚕桑非遗文化展厅,对员工、社会团体、学校学生进行蚕丝被制作非遗技艺技能培训和研学接待,培训学员超过500人。工坊运营多年来,不断创新技艺,创新产品,截至目前,拥有研发专利软著36项,首创蚕丝花制作技艺,推动非遗技艺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,促进了蚕丝行业技艺的升级。2023年,慈云蚕丝非遗工坊入选苏州市、吴江区首批非遗工坊。

图片

工坊依托慈云公司成熟营销体系,不断讲好蚕丝被“非遗”故事,线上通过天猫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进行非遗直播,促进非遗产品的销售;线下通过丝绸文化主题门店、品牌旗舰店等,聚流拓客,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与销售转化。线上线下融合,工坊长期稳定发展,探索出一条与周边乡村优势互补、工农互促,融合发展的新模式。

非遗工坊带头人和代表性传承人情况

慈云蚕丝非遗工坊带头人周佳园,出生蚕桑世家,自小在母亲沈福珍指导下学习蚕桑文化技艺,2008年苏州大学毕业后进入慈云公司,参与工坊经营管理,2017年全面接管,2020年,周佳园被认定为蚕丝被制作技艺吴江区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。多年来,周佳园大力推动蚕丝被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,发展年轻徒弟3人,将创意设计引入非遗产品打造,促进非遗技艺的“活态”传承。带领慈云登记版权作品2900多件,多次荣获江苏省、苏州市优秀版权及重大版权推广运用项目,荣获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;带领工坊先后开发了中草药抑菌蚕丝被,新型多功能子母被,纯天然防螨丝绵制品等新技术、新功能产品,被聘任为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,参加了蚕丝被国标、蚕丝绵等行标的起草工作,让非遗技艺产品更好的实现了市场化。

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