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浙江省“十链百场万企”系列对接活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场在绍兴市柯桥区举行,一个个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如一支支“红杏”伸出墙头,让人们看到了浙江制造的“春色满园”。
中小微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金名片,但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这三类企业往往受到资金、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,普遍存在不会转、不敢转、不想转的问题。近年来,浙江以“十链百场万企”活动为纽带,通过将数字化服务、智能化设备送入企业,以企业向“新”实现浙江制造业的“单点突破”。
实时检测产品缺陷、全自动堆叠与捆绑,这般充满智慧的场景,来源于浙江海森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——高速智能手套机。据介绍,该智能设备可提升人工看台效率100%、降低人工巡检成本40%、降低人工成本30%。
截至目前,浙江已有超90%的工业企业应用了运营管理数字化,办公、财税和人事数字化工具。2023年到2024年,浙江省1.2万余家企业数字化水平跃升至1.0,6600余家跃升至2.0,数字化2.0以上企业数量显著提升,同比上一年提高13%。
打开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,点击“喜鹊订单助手”应用,输入“针织面料”,数百家供货企业名单跃然屏上。“以往贸易商想找生产企业合作,只有一家家考察或者熟人介绍,费时又费力。”绍兴市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超介绍,如今产业大脑搭建起对接桥梁,贸易商只要提出需求,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厂家。
绍兴柯桥是历史悠久的纺织之乡,全球近1/4的纺织面料在此交易。为推进纺织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,2021年5月,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(以下简称“浙江省经信厅”)牵头建设面向纺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平台——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,并多次亮相“十链百场万企”活动。如今,该平台已集成180多个应用,近百个数字化应用场景,吸引入驻企业4000多家,产业工程师8.5万名,推动面料线上交易超7000万米。
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是浙江以数智化赋能产业链全链条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浙江惠利玛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全面整合鞋革产业链,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测算等先进互联网技术,打造“惠利玛鞋革产业互联网S2b2c平台”,提供材料采购、鞋革生产、鞋革采购、成品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全方位服务,共吸引行业上下游4万多家企业入驻,累计撮合鞋类交易近23亿元。
数智为笔,绘就浙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。数据统计,浙江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现代消费与健康、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四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,数字化水平2.0及以上的覆盖率分别为68.81%、53.10%、53.93%和47.09%。
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5年浙江将健全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机制,主攻智能制造方向,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向更高层次攀升,高质量创造性推动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;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创新,开展“人工智能大模型+传统制造业”试点,形成具有显示度标志性的实数深度融合发展成果。